智能传播人才密码:乙盟信息赋能高校学科建设新方向
7月3日,乙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受邀参加河北传媒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设置“智能传播”方向专家论证会。本次论证会,汇聚了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专家,乙盟信息作为企业代表参加本次论证会。会议由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高贺胜主持。
河北传媒学院副校长李建平,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卢红玲、校长助理韩景元,科研处处长董孟怀,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朱良志等校领导及教师代表出席会议。
会上,人工智能学院李微副教授汇报了“智能传播”方向设置的论证报告,院长助理窦玉英副教授汇报了智能传播方向研究生培养方案,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
在论证会的核心研讨环节,北京邮电大学侯文军教授认为,智能传播方向在传媒领域中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应发挥工科的技术优势,结合学院的传媒基因,从实践和研究两个方面转向技术在传媒不同场景中的落地,推动学院在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沈浩教授,通过线上方式从“新工科”的视角提出,新闻传播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是一种积极的探索,非常有意义,希望“智能传播”方向的人才培养结合河北传媒学院的已有优势和办学特色,培育自己的亮点和特点。
北京师范大学周敏教授认为,智能传播方向的开设是在已有专业方向基础上的拓展,有助于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做大做强,周敏教授从课程数量、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课程名称等方面字斟句酌,给出了详细建议。
乙盟信息首席信息官李德杰,结合自身从高校教师到企业一线的转型经历,分享了智能传播人才培养的几个关键方向:一是要为学生提供实训、实验平台,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要做好科研方向和科研成果的规划;三是要加强师资培养,引进和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科大讯飞产教融合业务北方区总经理王家波认为,河北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点基础扎实,特色明显,在人工智能学院开设“智能传播”方向有利于满足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和思路清晰明确,建议在后续人才培养中,立足产业和市场的角度,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
学校领导从学情、产教融合、实验室建设等具体问题与专家展开深入交流。李建平副校长作总结发言,对与会专家对智能传播方向给出的意见建议表示诚挚的感谢,并表示对人工智能学院开设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智能传播方向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希望人工智能学院要结合本次论证会的专家意见进一步凝练特色,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稳扎稳打建设好智能传播方向,助力新闻与传播专业建设。
此次论证会不仅是论证河北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设置“智能传播”方向,也为乙盟信息与高校合作、共同推动智能传播人才培养搭建了桥梁。乙盟信息将继续深耕人工智能技术,与高校携手共进,为数字化转型贡献力量。